跳至主要內容

台灣人體質大不同!中醫破解冬季進補迷思 這款「清爽養陰湯」你一定要學

台灣人體質大翻新!中醫師教你破解「越補越虛」陷阱

最近診間超常遇到這些狀況:嘴巴破到吃不下飯臉部痘痘狂冒明明餓卻吃不下…這些都是典型「補過頭」的警訊!阿銘師要告訴你,台灣人體質早就不是阿嬤那個年代,再用老方法進補根本害健康!

為什麼吃十全大補湯手腳更冰冷?關鍵在「3大體質轉變」

❌迷思破除:古早進補法已不適用

50年代農業社會做粗工、營養不足,溫補藥材確實能補充體力。但現代人:

  1. 勞心取代勞力:整天坐辦公室用腦過度
  2. 熬夜成常態:晚上追劇打遊戲到凌晨
  3. 營養過剩:天天手搖飲+油炸物

這造成氣血瘀滯型(代謝差)和陰虛血燥型(體內乾燒)體質激增,繼續溫補就像在火爐上倒汽油

🔥「虛火」怎麼來的?

當溫補藥材的熱性堆積在體內,會出現:

  • 口乾舌燥卻不想喝水
  • 皮膚冒痘長疹子
  • 大便黏馬桶或便秘
  • 莫名煩躁睡不好

更可怕的是消耗元氣!就像手機過熱會自動關機,身體也會「虛性發熱」導致越補越累、手腳更冷


阿銘師獨家「秋冬養陰湯」食譜大公開

🧺【必備藥材】菜市場就能買

藥材 功效 挑選訣竅
金釵石斛 滋陰降火首選 選條紋明顯的乾燥品
玉竹 潤腸通便超給力 聞起來有淡淡甜味
沙參 修復黏膜組織 表面無黑斑為佳

👩🍳【超詳細步驟】廚房新手也會做

1️⃣ 爆香關鍵
老薑切片+帶皮蒜頭,用苦茶油小火慢炒到金黃,香氣比一般沙拉油多3倍!

2️⃣ 肉類處理
推薦「黑羽土雞腿」油脂較少,記得冷水下鍋焯燙去血水,燉湯更清澈。

3️⃣ 蔬菜搭配

  • 易上火加白蘿蔔
  • 便秘嚴重改空心菜梗
  • 長痘痘放絲瓜取代白菜

4️⃣ 電鍋懶人法
所有材料丟內鍋,外鍋加2.5米杯水,開關跳起再悶15分鐘,湯頭濃郁秘訣在這!


喝湯學問大!中醫師教你「正確養陰法」

▶️最佳飲用時機:下午3-5點膀胱經運行時,搭配按壓湧泉穴效果加倍
▶️禁忌族群:正在感冒發燒、生理期前三天要暫停
▶️加強版喝法:容易嘴破的人,喝湯時含在舌下10秒再吞下


這些食材千萬別亂加!

🚫當歸:會讓陰虛火旺更嚴重
🚫紅棗:要選去籽款否則生濕熱
🚫黃耆:氣滯時用會胸悶


體質檢測表!你適合養陰湯嗎?

✅下午特別容易臉頰發熱
✅手腳心睡覺時想貼冰牆
✅喝再多水還是口乾
✅大便時硬時黏沖不掉

如果中2項以上,快把這篇存起來!這個冬天別再「補錯方向」,跟著阿銘師用清爽養陰取代燥熱溫補,才能真正儲存健康能量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