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跟痛竟然分兩種?搞懂痛點位置是關鍵!
大家常說的「腳跟痛」其實分兩種!後跟痛指的是腳後方阿基里斯腱部位的疼痛,足跟痛則是正下方足底筋膜的痛感。專業足踝醫師提醒,這兩種疼痛的成因和治療方式完全不同,搞錯位置可能越治越嚴重!
後跟痛三大兇手全解析
1. 阿基里斯腱危機四部曲
- 第一階段|痠痛警報:運動後腳後方隱隱作痛,休息1-2天會改善
- 第二階段|發炎紅燈:早上起床腳跟僵硬,按壓有明顯痛點
- 第三階段|鈣化危機:痛感延伸到小腿,超音波檢查可見白色鈣化點
- 最終階段|肌腱退化:肌腱腫脹變形,嚴重可能「啪」一聲突然斷裂
醫師提醒:中國田徑選手劉翔奧運退賽就是典型案例,長期忽略發炎導致肌腱鈣化!
2. 隱形殺手「滑囊炎」
藏在阿基里斯腱前端的緩衝軟墊發炎,痛點較深且伴隨灼熱感。常見於:
- 愛穿硬底皮鞋的上班族
- 突然增加運動量的人
- 習慣踮腳尖工作的族群
3. 高跟鞋族的惡夢「哈格蘭骨刺」
跟骨後方異常增生形成的凸起硬塊,會導致:
- 穿鞋時後跟摩擦疼痛
- 局部皮膚紅腫增厚
- 按壓有「喀喀」的摩擦感
日常保養3招自救法
1. 黃金拉伸動作
- 階梯伸展:前腳掌踩樓梯邊緣,緩慢下壓腳跟維持15秒
- 毛巾輔助:坐姿用毛巾繞過腳掌,往身體方向輕拉
- 滾筒按摩:用寶特瓶裝冷水,腳底來回滾動5分鐘
2. 鞋款挑選重點
- 後跟杯要堅硬能固定腳跟
- 鞋底前1/3處要容易彎折
- 避免連續3天穿同一雙鞋
3. 疼痛分級處理
疼痛程度 | 處置方式 |
---|---|
輕微痠痛 | 冰敷10分鐘+肌效貼紮 |
持續腫痛 | 就醫檢查+體外震波治療 |
無法踮腳 | 立即掛急診,恐肌腱斷裂 |
常見迷思破解Q&A
Q:腳底長骨刺一定要開刀?
A:X光看到的「骨刺」其實是骨贅生,像盤子邊緣的保護結構,除非壓迫神經,否則不需手術。
Q:拉筋越痛越有效?
A:錯!拉伸時應保持「微痠感」,過度拉扯可能造成肌腱撕裂傷。
Q:鞋墊越軟越好?
A:太軟的鞋墊缺乏支撐,建議選擇三密度結構專業鞋墊,足弓處要特別加強。
醫師特別叮嚀
「後腳筋就像橡皮筋,長期緊繃遲早失去彈性!」建議每天早晚各做3次拉伸,洗澡時可用拇指深層按摩跟腱兩側。若疼痛持續2週未改善,務必盡快就醫檢查,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!